欢迎光临首都城市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衡水市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按时服药,没有多大问题,放心好了。”5月10日,在衡水景县梁集镇卫生院,医生刘国新为前来就诊的梁集镇东夏庄村村民王爱民做完例行检查后,细细叮嘱道。

“以前,除了头疼脑热,有个大点的病,都要跑到县医院去看,来回路上折腾不说,儿女们还耽误工作。这两年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上下楼有电梯,环境又好,检查设备啥都有,医生护士服务态度也特别好,最主要是离家近,方便还省钱。”67岁的王爱民对近两年梁集镇卫生院的变化赞不绝口。

群众的赞誉体现了衡水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原来群众舍近求远到县里市里去看病,是对镇医院没信心,现在我们医院环境好了、设施设备齐全、就医流程便捷、服务质量优质……群众也愿意来这看病。”景县卫健局局长刘玉忠说。

一直以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创新基层卫生服务模式都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景县梁集镇卫生院的变化是衡水市持续深化医改,不断完善基层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衡水市124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高于省定65%任务目标;13.7%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其中,景县广川镇卫生院在2022年2月15日挂牌全市第一家“社区医院”,其特色康复科也通过了省级复核,命名为“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2023年3月,该院被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衡水市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医疗服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业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018年国家卫健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衡水市卫健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优质服务基层行”当作深化医改、造福群众的重大举措来抓,以“服务”为重点,以“优质”为目标,统筹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及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各种难题;并通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对口帮扶工作,抽调医共体中的管理、医疗、公卫等专家组成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整改提升活动,围绕加强“软硬件”建设,本着软件不软、硬件更优的标准,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确保落地见效,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衡水市卫健委医改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到基层,让老百姓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医改努力地方向。下一步,衡水市医改工作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诊疗流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敢看病、能看病、看得好病,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郭艳宁 韩江雪)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首都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首都城市网 sd.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